大江东|上海高质量发展观察:效率变革,“损耗量”低了、“含金量”高了
【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看上海②】
上海,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。然而,从土地面积看,“大上海”并不大。6300多平方公里,在四个直辖市中最小,也小于长三角地区省会城市南京、杭州、合肥。
腾挪空间不大,上海如何实现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4.47万亿元,经济总量常年稳居全国中心城市首位?在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主题采访中,不少记者在寻找答案。
(资料图)
聚精会神、锲而不舍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,就是答案之一。近年来,上海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,畅通土地、资金、人才、数据等生产要素流动,在提升城市经济密度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,在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下功夫,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,让城市经济发展产生“核聚变”。
浦东陆家嘴税收亿元楼超110幢。黄鹏飞制图
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、从产业导入到产业优化
“父亲年轻时在闵行开发区工作,当时那里云集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企业,比如申美饮料(可口可乐)、康元饼干、环球玩具(小汽车)、强生、格力高……”5月13日,一位读者看了相关报道后跟帖,打开幼时记忆。
作为闵行开发区开发管理方,上海地产闵虹(集团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雄在同一天接受媒体采访,推介的已是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,还有从事药物中间体研发的博腾股份、全球重组蛋白领域链主企业安迪生物、全球十大安全阀制造商沃申马洛……
“土地是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。我们坚定不移持有开发区近全部工业用地,采取类租赁土地方式供园区企业有偿使用,降低企业用地成本,通过补地价、多种回购等方式不断对存量工业用地二次开发、厂房定制改建或拆除重建、提容增效。”张志雄说,2008年开发区已100%完成开发,至2022年底,通过调整功能回购、动迁回购、拍卖回购、协议回购、违约回购、到期回购等6种方式,回购了开发区工业用地125万平方米、厂房35万平方米,分别占开发区工业用地的50%和既有建筑面积的30%。
伴随土地利用的效率变革,历时38年,规划面积3.5平方公里,其中工业用地仅约2.45平方公里的闵行开发区,代表性企业从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方,更替成未来产业的探索者。通过二次开发,闵行开发区销售收入、企业利润从2011年的486亿元、43亿元分别增至2021年的738亿元、75亿元,分别增长51.8%和74.4%。
“2022年度上海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.28万亿元,占全市规上工业的81%。”上海市经信委产业园区和结构调整处处长丁兴沂说,上海产业园区正走向“特色产业”阶段,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、从产业导入到产业优化、从硬环境建设到软实力打造、从快速扩张发展到绿色集约发展,2020年至2022年,全市分三批共推出53家特色产业园区,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,涉及产业领域包括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上海主导产业。
截至2022年底,上海特色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00亿元,可比增长2.2 %,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19%。
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、市发改委主任顾军说,上海经济“含金量”提高,2022年上海地域内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,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,贡献了全国近1/10的财政总收入;经济“耗损量”降低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从2012年的0.55吨标准煤/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0.26吨标准煤/万元,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从44立方米下降到17立方米。
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
上海浦东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孪生平台。巨云鹏摄
2021年11月,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,旨在推动数据要素流通、释放数字红利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,从而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、打造“国际数字之都”。交易所首单是工商银行和上海电力达成的“企业电智绘”数据产品交易。
“数据是当今重要的生产要素,企业通过交易所获取第三方外部数据,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。”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卢勇说,电力公司把中小微企业的用电数据加工形成一个指数,通过企业授权后,让银行了解企业获取贷款后的用电波动情况,更及时掌握企业是否运营良好,“我们提供安全、合规、高效的服务,促进数据市场的繁荣、丰富。”
卢勇说,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定位是国家级交易所,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,截至目前,已经有1200多个产品挂牌,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2.1亿元。
包括数据要素在内,上海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提高城市经济各部门、各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。
上海市商务委外资处副处长董苗苗说,上海连续三年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在200亿美元以上。今年前3个月,上海实际使用外资78亿美元,增长28.1%;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、外资研发中心7家,累计分别达到907家、538家。
在文旅领域,市场化推动产品量质齐升。去年,上海苏州河上开出水上航线。“周末和节假日的票基本都是‘秒杀’,工作日包船也一票难求。”上海久事旅游(集团)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喆说,项目全部由企业自筹资金开发建设,以市场化方式运营。从去年12月15日至今年5月13日,苏州河旅游项目开出散客航班3569班,承接包船业务共398班,合计接待5.2万人次。“只有市场化的,才是可持续的。苏州河旅游受到了市民欢迎,也促使我们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对开发新产品也有了更强的信心。”胡喆说。
今年以来,上海消费市场加速回暖,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1亿元,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5.2%,同比2021年同期增长1.2%。据消费市场大数据监测,4月全市线下累计消费2342.78亿元,增长86.7%。
提供良好制度环境和稳定预期,深化效率变革
工作人员演示以数字手段学习飞机驾驶技术。巨云鹏摄
“马斯克的SpaceX,已经发射近4000颗卫星上天了。我们也在加速追赶,赶上时代潮流,一刻也慢不得。”上海穹窿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,公司创始人、总经理谭俊说,企业立志于通过持续创新来解决卫星互联网中存在的高成本、低速率、高延迟的通信痛点,“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,需要快速迭代,通过不断试错尝试,让产品不断趋向稳定。”
谭俊说,企业也不是单打独斗,初期和高校、科研机构有大量的合作,孵化他们研发的一些研究比较成熟、但在工业化上还不够成熟的技术,而后逐步转为自研,目前已经完成星间、星地激光通信终端地面件的研制,可用于遥感、卫星通信、导航增强等。同时,公司正在进行正样件(上天件)的研制以及产线的建设,同步开发可以扩展应用到机载、船载的新产品。
市场对体制内外科研合作的需求,呼唤不断为科研工作者解绑,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。
2022年12月1日,《上海市浦东新区优化揭榜挂帅机制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若干规定》施行。这部浦东新区法规中,负面清单以外“有权自主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”,“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可以担任浦东新区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”等表述,令人耳目一新。
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,为经营主体提供良好制度环境和稳定预期,是上海经济发展效率变革的重要保障。
在增加立法供给上,上海先后通过15部浦东新区法规,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,确保浦东诸多先行先试有法律保障。《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》强化执法监督和信用监管,修订《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》强化新型消费领域的行为规范,《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》引导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……
在柔性行政执法上,上海创新推出一系列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。据不完全统计,自2019年3月15日启动实施至2023年3月底,上海有7200余家企业依据清单不予处罚,减免罚款金额逾7亿元。
在优化政务服务上,上海“一网通办”实现惠企利民政策“免申即享”,通过大数据分析,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,企业群众全程无需主动提出申请,政策和服务实现从“精准推送”到“精准兑现”,累计推出152项高频事项“免申即享”,2022年累计覆盖受益群众305多万人次、企业超6.8万家次。
“上海将抓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强化科技创新,深化改革开放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,努力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发挥开路先锋、示范引领、突破攻坚的作用。”顾军说。
责编:李冉
标签: